在深圳宝安西乡,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祠堂,又称巡抚庙
2022-08-14 09:39:16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在深圳宝安西乡,有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祠堂,又称巡抚庙

在深圳宝安西乡街道,有一座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的祠堂,又称巡抚庙,大门石额上书“王大中丞祠”五个大字,两侧刻有石联:“巡粤表孤忠,耿耿丹心,奏牍两章留史册;抚民留善政,元元赤子,讴思万载仰旌常”。这是当地百姓为纪念广东巡抚王来任所建,对联讲述的正是他刚正不阿、为民请命的事迹。

清朝初年,清廷在东南沿海实行禁海与迁界政策,“无许片帆入海,违者立置重典”,强迫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,三年后,再内迁三十里。禁海与迁界给沿海人民带来巨大灾难,江浙稍宽,闽较严,粤最苛,而新安县更是深受其害,被迁之地十之八九,几乎为现今深圳市全境,百姓仓惶逃难,流离失所,“死亡载道者,以数十万计”,新安县几无百姓可管,被裁撤并入东莞县。时人屈大均感叹道:自有粤东以来,生灵之祸,莫惨于此。

王来任,奉天(今沈阳市)人,康熙四年(公元1665年),任广东巡抚。巡视新安时,看到渔盐场荒废、田园破败,村落十室九空,凄惨景象,不堪入目,他非常同情迁民遭遇。两年间,五次疏奏,要求整肃,强征暴敛、诬民为盗、妄杀良民等行为,并将“欠给里民银两,动府州县现贮库银,照数给发”,之后,又上疏,请求减免赋税。康熙七年(公元1668年),王来任因同情迁民、执行迁海政策不力,被诬陷罢官,不久,病倒不起,临终前,不忘处在水深火热中的新安百姓,写下《展界复乡疏》,劝清廷展界,让迁民回乡复业。他在奏疏中道:“微臣受恩深重,捐躯莫报,谨临危披沥,一得之愚仰祈睿鉴,臣死瞑目。”

后来,周有德升任两广总督,再次复呈王来任所奏《展界复乡疏》,并随疏附信“广东沿海迁民,久失生业,今海口设兵防守,应速行安插,复其故业”,明确表示支持王来任的奏疏。

皇天不负,苍心可表。康熙八年(公元1669年)正月,朝廷下令复界,迁民得知后,无不涕泪交加,奔走相告,翻山越岭,回归故里。新安、东莞等地复界较早,其他地区,直到清廷平定台湾后的第二年,即康熙二十三年(公元1684年)才得以复界。

复界后,回归故土的原居民和招垦徙居的百姓,在重建家园,振兴农、渔、盐经济的同时,不忘王来任救民于水火的恩德,自发捐建了这座“王大中丞祠”。“讴思万载仰旌常”,表达了新安百姓对王来任的感恩情怀。

据古建筑专家以建筑结构、构建和装饰艺术考证,该祠建成于乾隆年间,三开间、三进深、两天井、四廊庑,大堂空间高约8米,在同类庙宇中并不多见。三百多年来,祠堂历经修葺,保护良好,建筑风貌依存,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建筑构件,门额、墙楣上栩栩如生的彩画弥足珍贵。

除了西乡“王大中丞祠”,据不完全统计,广东沿海和香港地区建有十来座祭祀王来任的祠宇,将这位恩公抬上神灵的宝座顶礼膜拜,其被当地百姓视为保护神。如番禺的“思复祠”、潮汕的“王公祠”、海陆丰的“双仁祠”等,名称各异,感恩情怀相同。

石湖墟王巡抚祠,又称“报德祠”,遗址在今香港新界上水石湖墟巡抚街,与恩公周有德合祀于一堂,于每年农历五月十九日和六月初一(周、王二公的生辰纪念日)祭祀。该祠于公元1955年失火焚毁,今尚有巡抚街以示纪念。香港新界锦田水头村“周、王二公书院”,至今香火不断,每隔十年举行建醮酬神活动,目前已举办34届,世代传承“报功崇德”的优良传统。

三百多年来,西乡人的巡抚情结始终未减,每年农历三月三,西乡“巡抚庙”庙会热闹非凡。公元2011年,西乡启动王大中丞祠修缮工程,并于公元2015年完工。祠堂展陈了清朝禁海迁界与展界复乡的历史场景,模拟还原了巡抚王来任在公堂的场景,还陈列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记载和物件。

一切为民者,则民向往之!

王来任任广东巡抚时间不长,仅三年有余,但是,他用耿耿丹心和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为官,如何为民,因此赢得了民心,得到了百姓的爱戴,民众自发捐建祠宇,将他奉为“保护神”世代纪念。从古至今,为官者当为民,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为人民谋利益谋福祉,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可和拥护。

(本篇完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