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庆究竟是怎么死的?
2024-03-29 09:59:3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嘉庆究竟是怎么死的?

嘉庆皇帝的家族有长寿的基因,父亲乾隆皇帝活了八十九岁,两个兄长仪亲王永璇今年七十六岁、成亲王永瑆六十九岁,身体依然硬朗。而且,据《清仁宗实录》记载,迄今为止,嘉庆皇帝似乎没生过什么病。太医院简直成了个“闲散衙门”,御医每天晚来早走,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,清闲得自己都觉得无聊。因此,嘉庆皇帝对长寿信心十足,由于这个六十大寿办得不尽如人意,所以,嘉庆皇帝闲暇时总结经验教训,时常唠叨将来七十大寿应该如何如何办。

然而,嘉庆皇帝怎能想,哪里还有什么七十大寿,这个六十大寿就是他一生中的最后一个生日。天下固然没有不散的宴席,但这场宴席未免散得早了点儿。因为嘉庆皇帝死得突然,死得蹊跷。

到了嘉庆二十五年(公元1820 年)七月,嘉庆皇帝放出一个口风,要搞一次木兰秋狝,秋天到木兰围场去打猎。这是康熙时代确立的规矩,并且成了一种皇家制度。嘉庆皇帝前往行猎的次数并不多,在位二十五年,不算这次,去过七次。

没想到,皇帝的这一计划招致群臣的强烈反对,大家提出了两点理由:第一,去年刚刚去了一次,今年再去,花费太大;第二,长途跋涉,口外早晚温差悬殊,担心皇帝身体不适。前一个理由是迎合嘉庆皇帝的节俭心理;后一个理由是表达对皇帝的关爱,目的是打消皇帝行猎的念头。

嘉庆皇帝丝毫不怀疑自己的身体状况,而且,他根本就不相信群臣有这份孝心,在他看来,群臣反对的根本原因是懒惰和贪图享乐,不愿意跟他跋涉这一趟。一想到这里,不禁怒气冲天,据《清仁宗实录》记载,他说:“秋狝岁举,讲武习劳,既借以倡率戎行,不忘旧俗……诸臣若存偷安之心,微言示意,经朕觉察,立置于法,决不轻恕。”意思是说:每年秋天行猎,是为了锻炼军事素养,习惯于劳苦,既用来锻炼军队,也借以表示不忘传统。你们要是存在偷懒的心,转弯抹角地跟我说,让我发觉了,立即法办你们,一点儿也不会手下留情。皇帝的话说到这个份儿上,就等于封口了。于是,满朝官员缄口不言,纷纷回家打点行装,准备随扈行围,但并不服气,心想,现在木兰围场猎物日渐稀少,基本上就剩下兔子了,打兔子能锻炼出什么尚武精神?

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八日,嘉庆皇帝自圆明园启程,领着皇次子绵宁、皇四子绵忻和王公大臣等,踏上了这次行猎的征程。据《清仁宗实录》记载,嘉庆皇帝心情不错,当时,正逢北方金秋时节,云淡风轻,冷暖适宜,沿途满眼丰收在望的庄稼,令人颇感欣慰。

前往木兰围场的第一站是承德。在清朝的时候,皇帝从北京去承德要七天的时间。此间,嘉庆皇帝虽然主要是坐轿,但依然耗费较大体力,而且,饮食起居不比宫中,一路上还要处理政务,十分疲劳,身体免疫力下降。出了古北口之后,顿时感觉早晚十分寒冷,有些官兵还感冒了。

二十三日午后,嘉庆皇帝开始感觉头晕、头疼。御医立即前来诊治,认为是“偶感暍暑”(轻度中暑)。看来,当时的嘉庆皇帝和御医都作出了错误的判断,没重视这一先兆。如果立即停止前进,在行宫静养(沿途有些行宫),嘉庆皇帝可能会有生机。但恰恰相反,君臣都忽视了这一点,继续向承德进发。

二十四日上午,嘉庆皇帝一行抵达广仁岭,承德官员、蒙古王公在此迎驾,嘉庆皇帝虽然身体欠安,但心情愉快,下轿向东望去,外八庙的金顶像繁星一样散布于山峦之间,加上此处路途平坦宽阔,一时心血来潮,也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骑术的精湛和身体的硬朗,决定弃轿换马。群臣、太医、太监纷纷劝阻,嘉庆皇帝兴致很高,大家说服不了皇帝。于是,试马大臣牵过皇帝的御用宝马,策马奔驰了一圈,证实御马状态良好,然后拨转马头,跑回皇帝的身边,下马俯身在地。嘉庆皇帝在群臣的扶掖之下,踩着试马大臣的后背,骑上了这匹良驹,一抖缰绳,策马飞奔。

应该指出,在嘉庆皇帝走向死亡的过程中,这一环节十分关键。别看马跑得气喘吁吁,其实,骑在马上的人也很紧张和疲劳。嘉庆皇帝毕竟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,平日养尊处优,冷不丁儿来了一场“大运动量”,血压、心肺都要承受很大压力,肯定热汗横流,加上塞外的秋风一吹,病情能不加重?

当天午后,抵达承德,嘉庆皇帝不辞劳苦,立即到城隍庙、永佑寺拈香行礼,随后入住避暑山庄,还处理了几件公事。当晚,病情有加重的趋势,太医开了参麦定喘汤、通关散等服下,病情未见明显好转,但君臣依然没太当回事儿。

二十五日,嘉庆帝生命中的最后一天。清晨五点,一夜未曾安寝的嘉庆皇帝起床,梳洗完毕,开始阅读祖宗的《实录》。这是他几十年的习惯,无论多么繁忙,都要坚持每天阅读一卷。读完《实录》,简单用过点心,开始处理政务。

快到中午的时候,军机大臣前来觐见,拿过嘉庆皇帝批阅的文件一看,立即说,皇上需要休息,不能工作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此时嘉庆皇帝写的字,大臣已经难以辨认了,可见,皇帝的思维已处于混沌之中。这一劝,嘉庆皇帝也觉支撑不住了,在太监的搀扶下上床休息,没想到,这一躺下就陷入了昏迷状态。

太医、皇子、王公大臣围着昏迷的嘉庆皇帝团团转,无计可施,据说,躺在床上的嘉庆皇帝有时口鼻乱动,几次想抬起手臂,很明显,嘉庆皇帝有话要说,但终于没有作出任何表示。群臣急得直跺脚,纷纷前往佛堂焚香叩拜,祈求佛祖保佑。同时,军机大臣下令封闭避暑山庄,只许进,不许出,事态十分紧张,人们脸上忧郁重重。晚上七点的时候,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里响起了一片哭声。这哭声在漆黑的夜晚,在寂静的承德,被传得很远很远。

主宰中国命运二十多年的嘉庆皇帝去世了,终年六十一岁。嘉庆皇帝死得太突然,太蹊跷,没有明显的先兆,否则,君臣为什么还会长途跋涉来到承德,难道就为了死在这里吗!

自打清朝入关开国以来,嘉庆皇帝是第一个死在北京以外的皇帝,当时,承德方面连一口合适的棺材都没有。

嘉庆皇帝的死因是什么呢?耐人寻味的是,向天下颁发的《嘉庆遗诏》以及后来编成的《清仁宗实录》《清宣宗实录》均未提及嘉庆皇帝的死因。按说,嘉庆皇帝死的时候六十一岁,年龄不算很大,事前又没有很明显的先兆,突然死亡,若不把死因向天下交代清楚,难免议论纷纷。但是,《嘉庆遗诏》仅笼统地说:“迨抵山庄,觉痰气上壅,至夕益甚,恐克弗瘳。” 意思是说,抵达避暑山庄的时候,感觉胸口堵得慌,到了晚上越来越严重,估计是好不了了。

据《清宣宗实录》记载:“遘疾三日,渐至大渐。”也就是说,病了三天,逐渐就不行了,“大渐”是皇帝病重的专用语,说得十分笼统模糊,语焉不详。

此后,各种史书对嘉庆皇帝的死因往往一笔带过,比如《清史稿》就采用了模糊处理的方式。

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,有一种说法,认为嘉庆皇帝是在避暑山庄遭雷击身亡,而且,据说是得自皇族后人的口述,因关系皇家体面,故严守机密云云。

其实,这一说法全不可信,因为有一个无法弥补的破绽: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,帝王身后总有一条由太监、侍卫、大臣组成的长长的“尾巴”,少则上百人,多则上千人,即使晚上睡觉,里外服侍、护卫的人也不少于几十个。如果真遭雷击,怎么会偏偏击死一人,而这人居然就是万乘之尊的皇帝!

就算是真的这么凑巧,就击死了皇帝一人,而目击者肯定近百,得自传闻者将上千,这个秘密怎能保住?古人讲,三人就不能共秘密,何况数百上千人!退一步说,即使保密保过了道光、咸丰两朝,待同治、光绪年间时过境迁,谁肯将这等“猛料”烂在肚子里,继续保密?更匪夷所思的是清朝灭亡后,人们依然“保密”,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!所以,雷击身亡说应不可信。

嘉庆皇帝属猝死无疑。什么病可能导致猝死呢?

当时,嘉庆皇帝处在四种状态中:

第一,《清宣宗实录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说嘉庆皇帝“天体丰腴” ,也就是说他较胖。还有一点也应该考虑进去,嘉庆皇帝不仅身体较为肥胖,而且好喝酒,酒量在三四两,不算太大,但经常喝。再加上清朝帝王的御膳以鸡鸭猪羊肉为主,长期食用高蛋白、高胆固醇的食物,又缺少运动,由此来看,嘉庆皇帝可能有高血压的病史。因为肥胖、饮酒、高热量的食物、缺乏运动都对血压不利。

第二, 二十多年来,嘉庆皇帝为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耗尽了全部心血,雄心壮志与残酷现实之间的落差太大,没有一天轻松,长期处在劳累、忧伤、压抑和烦躁之中。后来,道光皇帝说他父亲嘉庆皇帝一辈子“宵旰勤劳,曾无一日稍纾圣虑”,就是说顾不上吃饭睡觉,没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,并非十分夸张。这种心理状态对很多种疾病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,对于一个高血压患者来说,更为不利。

第三,去世前三天感觉不适,但未引起注意。其不适的症状有两个:首先,“偶感暍暑”,出现轻度的中暑情况,头晕、头疼;其次,二十四日起感觉“痰气上壅”,应该说的是胸闷、心痛,而且,越来越严重。

第四,此时年逾六旬,又经长途跋涉,身体处在兴奋和疲劳之中。在这四种状态下猝死,病因最有可能是心脏病或脑出血,而这两种病又关系密切。

从中午发病,到傍晚去世,去世的前三天“偶感暍暑”,出现头晕、头疼的症状来看,脑出血的可能性大;从“痰气上壅”,胸痛、胸闷的角度来看,心脏病的可能性大。那么,到底哪种病可能性更大呢?应该是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,因为脑出血不可能胸闷、胸痛,而心脏病不仅胸闷、胸痛,也可能头晕、头疼。嘉庆皇帝可能死于心脏病中的冠心病急性心功能衰竭。在清朝,由于普遍营养不良、生活节奏舒缓、没有环境污染等因素,中国人患高血压、心脏病的十分罕见,太医院的御医可能对嘉庆皇帝有所误诊。其实,即使不误诊,以当时的医疗水平也无计可施。这种病一旦发作,立即昏迷,很快死亡。

可以肯定,嘉庆皇帝是因病猝死,不是遭雷击身亡。也算正常死亡,只是太突然了。

(本篇完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