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光义继位后,改年号为“太平兴国”,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
2021-01-14 08:11:38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赵光义继位后,改年号为“太平兴国”,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

宋太宗赵光义,字廷宜,本名赵匡义,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,即位后,又改名赵炅,宋朝第二位皇帝。

赵光义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,宋太祖赵匡胤之弟。后晋天福四年(公元939年)十月七日,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。起初,赵光义之母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,从而有娠怀孕,直到赵光义出生的当天夜晚,红光升腾似火,街巷充满异香。

赵光义从小聪颖而不群,与别的孩子游戏,都畏服于他。后周显德七年(公元960年),赵光义参加陈桥驿兵变,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。

赵匡胤即位之后,封赵光义为殿前都虞候,领睦州防御使,不久,领泰宁军节度使。征讨李重进之后,赵光义被封为大内都部署,加同平章事、行开封府尹,再加兼中书令。进占太原之后,赵光义又被改封为东都留守,别赐门戟,封晋王,位列宰相之上。

开宝九年(公元976年)十月十九日夜,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饮酒,当晚共宿宫中。二十日清晨,赵匡胤忽然驾崩。二十一日,晋王赵光义即位,是为宋太宗。

赵光义继位后,首先改年号为“太平兴国”,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业。任命其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,封齐王,侄赵德昭为节度使和郡王,赵德芳也封为节度使。宋太祖和赵廷美的子女均称为皇子皇女,宋太祖的三个女儿为国公主。宋太祖的旧部薛居正、沈伦、卢多逊、曹彬和楚昭辅等人都加官晋爵,他们的儿孙也因此获得官位。而一些宋太祖在世时,曾加以处罚或想要处罚的人,赵光义都予以赦免。

不过,赵光义很注重培养和提拔自己的亲信。其幕府成员如程羽、贾琰、陈从信、张平等人,都陆续进入朝廷担任要职,慢慢替换了宋太祖朝的大臣。此外,赵光义还罢黜了一批元老宿将,譬如,赵普、向拱、高怀德、冯继业和张美等,将他们调到京师附近做官,便于控制。

宋太祖正值五十,春秋鼎盛,就这样不明不白死了,所以,尽管即位的太宗口吐白沫,指天划地辩白,也难消普罗大众心中疑虑,太宗即位是否合法?尽管赵光义泡制出一个“金匮之盟”,说老大生前对母后杜夫人承诺过,兄终弟及。显然,此话水分太大,太祖不会拿自己的嫡系子孙性命开玩笑。所以,赵光义的即位不明不白,自个儿也有些底气不足,老是在修改《太祖实录》,生怕留下蛛丝马迹供后人追索。

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宋太宗的疑心病很重,相比较老大的宽厚仁义,太宗刻薄寡恩,而且心狠手辣,老是怀疑百官们阳奉阴违,带着有色眼镜对待自己,所以,宋太宗总是时不时的猜忌和考察官员,以权谋之心对待百官。

宋太宗即位第二年,朝廷上发生了一件有伤大雅的风月艳事,有人举报,南唐降臣,新朝宠臣,文学大家徐铉与侄女私通,本来这是一件有关大臣私德,供人茶余饭后谈资,实属模棱两可,难以查证的事情,可宋太宗偏要把它上升为帝国精神文明建设高度,作为官员生活作风问题,大办特办,以此来考察官员是否秉公执法,是否秉承领袖意志,是否忠心耿耿效命于他。

事情偏偏不按宋太宗既定好的态势发展,负责断案的大理寺卿将举报人道姑道安拘来问讯,道安支支吾吾,拿不出过硬证据,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,有关男女作风方面的问题,自古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糊涂案,何况这道安也不是什么好鸟,不好好参禅问道,沾染什么风花雪月,争风吃醋?办事的官员在为难之下,以道安诬告为由,进行责罚,并将结果上报宋太宗。未曾想,这下捅了马蜂窝了,宋太宗认为,这是官员们串通一气,糊弄自己,属于集体徇私舞弊,结果,负责刑讼的大臣王禹偁和当事人徐铉,尽皆罢免。老徐未到年龄就强制退休,一口浊气郁积于胸,第二年就挂了,而颇有作为的王禹偁,则跑到商州看秦岭去了。

宋太宗不顾边境强敌环伺的现状,以任性的纠弹官员,内驯外化高级领导干部为己任,大肆考察官员,甚至不惜采取一些别有用心的手法,这样的帝王权谋和机心,以及非常规的驭下手段,实在令人震惊。《铁围山丛谈》记载了这样一件令人发指的轶闻:宋太宗即位不久,就处心积虑的寻找一些办法,让高级领导干部们驯服,震慑于他的余威,老老实实做事,干干净净做人,别想着尸位素餐,干些糊弄他的事情。

有一天,宋太宗微服私访,来到了车水马龙的集市上,他不想着访贫问苦,而是挤进人群中瞧热闹。有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,是七公手下的小叫花子,正倚在一家装饰考究的豪门大院前讨饭吃,兴许主人烦不胜扰,没有搭理,这小叫花子眼见受了冷落,索性破口大骂,什么难听骂什么。主人大清早图个早市,听见叫骂,赶紧陪罪。谁曾想小叫花上了瘾,骂得更难听了,主人束手无策,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。这小叫花子越发来劲了,张牙舞爪,肆无忌惮,人来疯似的尽情叫骂,众人正在嘻嘻哈哈的时候,人群中闪出一个人,手执明晃晃的利刃,一言不发,上去就给了小叫花子一刀,再看小叫花子,呜呼哀哉,横尸街头,人群瞬间作鸟兽散,再看杀人者,不慌不忙,扔下佩刀,转眼间不见了踪影。

闹市街头发生了人命案,宋朝人的微信圈一下子就炸了,负责治安的皇家警察局长不敢怠慢,第二天一大早,就向宋太宗做了汇报,太宗早就从微服私访中知道了这件事,当下铁青着脸喝斥,”这都什么年代了?还有人像五代时期那样,光天花日之下闹市行凶,查,狠狠的查,一定要给我查个水落石出,给广大大宋子民 一个交代。”

皇帝下了死命令,这下忙坏了负责缉凶的宋朝小警察们,又是地毯式搜索,又是悬赏通缉,可是在茫茫人海中,要寻找一个匆匆跳出又遁迹的歹徒,又是何等艰难?没法儿了。警察们走街串巷,磨破了嘴皮子,跑坏了鞋底子,终究徒劳无获。这时,有个片警灵机一动,报告上司,皇帝要求限期破案,眼看迫在眉睫,何不以主人忿恨,一怒之下杀了乞丐为由上报,反正皇帝不会跑下来查证。

于是,层层上报,做好证据链,供状供词,找人按上血手印,开封府尹跑到太宗那儿去汇报,”陛下啊,经臣等殚精竭虑破案,上下不辞劳苦千里追凶,终于将案情大白于天下,凶手已经抓获,就是那家主人,敢问陛下何时问斩,以正视听,还小叫花子一个公道?”太宗微微颔首示意,”请代我向广大基层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,大家辛苦了,总算水落石出,还我大宋子民一个安宁,咦,案情既明,怎么没有物证,那把杀人的刀在哪里呢?切不可冤枉一个好人,放过一个坏人。”

开封府尹的虚汗一下就下来了,”臣等办事不力,马上寻找凶器,以备陛下明断。”没过几天,开封府尹就进呈了那把杀人的刀。宋太宗走下台阶,俯身拾起这把刀,冷冷的问道,”这就是那把杀人的刀吗?””是啊,陛下,千真万确,你瞧这上面还有血迹。””嗯,那就好,好,好的很。”太宗舞了几个刀花,刀头转向开封府尹时,这位吓得直缩脖子,生怕被太宗一个不小心,成为刀下冤鬼。

宋太宗仔细打量过这把刀后,脸一沉,转头向小太监威严的喝道,”取过我的刀鞘来。”小太监取过刀鞘,太宗用黄绫拭过刀面上的血迹后,缓缓将刀插入刀鞘,严丝合缝,原来,这把杀人的刀是太宗的御用之刀。开封府尹这汗哗得一下就下来了,倾刻间就湿了衣襟,这是个什么事啊,难不成皇帝就是杀人凶手?

再看宋太宗,那张威严的脸,看起来狰狞无比,眼露凶光,说起话来,咄咄逼人,”一群饭桶,你们就是这样办案的吗?你们以为可以糊弄我?再说不会冤枉人,信不信我把你们的头割下来当球踢?”开封府尹的脸都绿了。

可惜,此位开封府尹不是包拯,太宗死后两年,老包才降生,否则就有热闹可瞧了,一口一个“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”的包青天,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样处理?

故事看明白了吧?什么叫草菅人命?什么叫帝王心计?在宋太宗眼里,一条人命算什么?只要是权谋的需要,什么都可以拿来一试,以此来检验自己对于权力的操控。宋人蔡涤的这个记载是否属实?依宋太宗的性情,应有一定的可信度。这样的帝王权谋,令人不寒而栗,而这样的驭人之术,除了血腥,更多的是恐怖。依太宗在位二十多年的表现,宋太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最厚黑的一位帝王。

(本篇完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