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白蛇传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,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
2024-04-15 10:29:35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《白蛇传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,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

《白蛇传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,源自于唐代洛阳巨蛇事件等,初步定型于明代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中,成熟盛行于清代,是中国民间集体创作的典范。

《白蛇传》描述的是一个修炼成人形的蛇精,与人的曲折爱情故事。故事包括篷船借伞,白娘子盗灵芝仙草,水漫金山,断桥,雷峰塔,许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节。表达了人们对男女自由恋爱的赞美向往,对封建势力无理束缚的憎恨。其被列入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并以此故事为原型,拍摄了多部影视剧作和动画片。

白蛇的故事,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说。早在唐朝,就有描写白蛇的传奇故事,后来被明朝陆楫收入编集的《古今说海》中,题为《白蛇记》。故事讲的是唐宪宗元和二年(公元807年),陇西盐铁使李逊的侄子李黄,在长安市东遇到一位身穿素服的少妇,并深深被她的美貌所打动。为了得到少妇,他频繁对其献殷勤,甚至借钱给她购买新衣。后来,李黄又跟随少妇到她的住宅中,“一住三日,饮乐无所不至”。到第四日李黄回家时,便觉身重头旋,病倒在床上,最后只剩一摊血水和一颗头颅。后来,他的家人去寻找那白衣少妇,却只在一个荒芜的院子里,看到一棵孤零零的皂荚树。住宅附近的人说,常常看到一条巨大的白蛇盘在树上,他们这才知道美少妇原来是蛇妖所变。

不过,最早的关于白蛇的话本,应该是宋人的《西湖三塔记》。在故事中,有三个女妖:白蛇、乌鸦和水獭,她们都能幻化成人形。宋孝宗淳熙年间的清明时节,临安府官宦子弟奚宣赞到西湖游玩,在途中遇到一个迷路女孩叫卯奴,于是领回家中。不久,有一个婆婆到奚家寻找卯奴,为了感谢奚宣赞,又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做客。奚宣赞应约到她家,婆婆领来一白衣女子与奚共枕。半个月后,白衣女子开始厌烦奚宣赞,准备杀了他取心肝。但卯奴念在他对自己有救命之恩,便帮助他逃走了。奚宣赞回到家后,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叔叔奚真人,于是,真人作法,使三人现出了原型:婆婆为水獭妖、卯奴为乌鸦、白衣女子为白蛇。接着,奚真人又用化缘所得,购买物资在西湖造了三座石塔,将三个妖怪镇压在下面。这个故事中的情节,与前代流传的已有所不同,不仅多了一个知恩图报的卯奴,而且同白蛇共枕的奚宣赞也并没有被蛇妖所害。

到南宋后期,洪迈在《夷坚志》中,也写了一个类似的故事,说丹阳孙姓男子娶了一个美貌的妻子,喜欢穿素色衣服。她每次洗澡都要用重帷遮蔽,也不要婢女伺候。有一次,孙某喝醉了,无意中从帷隙中窥视,却发现有一条巨蛇在帷幕内,当即吓得浑身颤抖,不久,就“怏怏成疾,未逾岁而亡”。

可以说,《白蛇记》、《西湖三塔记》都是《白蛇传》的雏形,后来,在这些传说的基础上,明代冯梦龙又进一步加工成为话本《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,收录在他的《警世通言》中。《白娘子永镇雷峰塔》使《白蛇传》的传说基本成型了,它摆脱了此前白蛇故事中“蛇妖化作美女害人”的套路,原来可怖的蛇妖变成了美丽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女子。情节也大大丰富了,游湖、借伞、成亲、赠银,以及因为银子而导致许宣吃官司等情节都有了,使其成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爱情故事。在这篇传说中,男主人公第一次用了许宣(民国中期始称许仙)的名字,职业是药铺的一个伙计。

不过,关于将故事的主人公,最后定为白娘子和许仙,有人认为,这也并非是空穴来风。据《青庵秘谈》中记载:“明代隆庆、万历年间,有青城道士许道生,常往嘉湖之间,善医小儿夜啼,屡有奇效,人皆以‘许仙’呼之。其眷白氏,好素衣,人呼为‘白娘子’,风韵殊绝,善纸扎五彩葫芦,端午馈赠所知,悬之门壁,以祓不祥。后为仇家诬彼以工魇魔,为官收之,毙于狱,人争惜之。其徒收其尸,埋于西湖雷峰塔下,(许)道生则不知所终。”说的就是现实中的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,后来,又有人将现实与传说结合,就有了如今的《白蛇传》。

(本篇完)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